新闻中心 艺术园地 感悟

守艺人的无奈

2019-12-19 19:37    来源:工会办公室    作者:孙超超

        说起守艺人,大家都能想到一个词叫独具匠心。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和智慧,传承着一段又一段历史文化。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现代产品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些曾经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手工艺者也即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守艺人依然会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一辈子坚持坚守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姜嫄水乡位于关中历史文化名镇武功镇城北,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七至十七日,将在教稼台前漆水河滩上举办热闹的河滩会。河滩会起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这个河滩会上就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守艺人。

        近期,在河滩古会摄影采风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吹糖手艺人,当看到那些摆放在面前已经做好的晶莹剔透的小糖人,瞬间感觉回到了童年时代,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甜蜜似乎还保留很深的记忆。

        非常显眼的标识牌上印着几个大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围观者很多,似乎每个人都想重温一下那份甜蜜。甚至有好多摄影师,在记录着这份非物质文化。

        一只小猪做好了,一只小鸡做好了,一条小蛇做好了……不知不觉,就已过去一个小时。走了一些人,又来了一些人。似乎糖人并没有减少。

        这位吹糖手艺人,边捏着糖块,边把控着糖温,等待着吹糖的时机。时机一到,非常娴熟的手法,快速的捏、拉、推,并用细长的糖管保持着吹气,心中所想便呈现在眼前。

        面对众多围观者,这位吹糖人手艺人说了句话。“大半天了,还没开张,都是看看,没有一个人买,再这样下去,这门手艺就该失传了……”守艺人苦笑着叹了口气。

        看着吹糖手艺人的无奈,想起了泰坦尼克号电影里的一句话,“镜子没有变,但镜子里的人变了”。镜子就像吹糖手艺人,镜子里的人就像围观者。不是吹糖手艺人变了,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围观者变了,曾经的那份稀奇、崇拜、乐趣,如今已表现得不是那么强烈。

        他,也要生活。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吹糖手艺人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很容易被遗忘,也只有在这种大型的河滩古会才会遇到。

        我拿着相机,拍了几张,突然发现,他身后贴了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写着守艺人三个字和他的电话。这三个字瞬间触动了我,这不仅仅是传承,也是一份责任,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这门绝活手艺要守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守艺人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更贴切。

        守艺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不留任何姓名,只知道他们是守艺人。如今的守艺人已经渐渐退隐江湖,希望有缘人能够将这些手艺传承下来,因为这些才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OA系统
  •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建言献策 | 企业邮局 | 联系我们
行政人事部:0913-5182286 党委工作部:0913-5182082 供销中心:0913-5182135
  
版权所有 开云官方在线入口 © 2025 陕ICP备05004228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