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强国读到许世友“赔锅”的故事:抗战期间,许世友住在战场泊村村民杨洪波家时,他的警卫员不小心把老百姓家放在灯窝位置的砖头碰到了锅里,把锅给砸了。警卫员要赔,房东不让,这事就过去了,后来被许世友知道后,他严厉地批评了警卫员,并且自己掏钱给房东买了口新锅。
初读到此处,我觉得不就是一口锅吗?作为一名在多次战役上都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堂堂开国上将,只要能带兵打好胜仗不就好了吗?何必拘于小节?但再一想,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想到的肯定不是自己是一名上将,而是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共产党的形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着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印象。的确,每个党员都代表着党,都是党的一面旗帜。
这样一来,很多事情我都明白了。《党性作风100典——刘少奇的四不准》里面讲到,开党小组会时,大家决定给他家每天补助5角钱夜餐费,后来被他发现都全数退还了。即使他家的经济更加紧张了,他说我们的生活由我们自己负责,不能要国家补助。这难道不是先辈给我们上的又一堂生动的党课吗?在他们心里人民群众无小事。身为党员,守纪律,讲规矩绝无小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生坚守初心。身为军人他保家卫国,身为地方干部他造福一方。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绝不麻烦群众。还有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付出的黄文秀同志用她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把自己的宝贵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用生命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为民服务、朴实奉献的情怀。
从许世友“赔锅”,到刘少奇同志的四不准,再到张富清老人的清贫一生,黄文秀同志的一心为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他们都坚守着一份党员的初心。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拿国家的一分一毫。不给群众添麻烦,一心帮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每一名党员的形象都折射着党的形象,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帜。无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要以身作则。只有每个党员增强“角色”意识,牢记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才能始终保持我党的先进性。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他的第一身份都是共产党员,都要用实际行动,点滴小事去赢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为党争光。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