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艺术园地 感悟

离不开的空调

2019-08-19 18:22    来源:储运中心    作者:王艳

        半夜时分,孩子醒了,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热!”当时我也感觉背上出汗了,于是顺手打开空调,不一会儿,小家伙又安然入眠了。怕她被空调的冷风吹到,我给盖了个薄薄的床单。伴随着渐渐下降的温度,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我们果真离不开空调了吗?

        小时候的夏天,印象最深的就是被爷爷写满毛笔字的扇子!爷爷爱写字,买回来的新扇子都会被他写上那拿手的几个字:飞、凤、家、气这些的繁体字,而后奶奶会将扇子一周全部用布包裹起来用针线缝好。经爷爷奶奶这么一加工,扇子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也不会跟邻居们搞混。每次中午休息,都会在奶奶的手摇扇中醒来,凉凉爽爽,好不幸福。

        痱子也是扇子时期与我们难分难舍的一种亲密物!就算你平时再注意,一个不小心被痱子缠上,密密麻麻红红的一大片,尤其在出汗之后,那种蛰、痒实在痛苦极了!有一次在外婆家,我中午睡在葡萄藤架旁的躺椅上,外婆看有葡萄藤罩着没叫我到屋里睡,结果醒来太阳已经转到西边直直晒着我的脑袋!就那两个小时,我的整张脸、耳朵窝、脖子,还有头皮上全都长出了痱子!外婆隔一会就给我擦一些粉,不一会儿又被汗水都打湿了,那滋味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哭无泪啊!

        上了小学后,家里用上了电风扇,有台扇、落地扇还有吊扇,扇子渐渐离我们远去。暑假时期,白天我们几个要好的发小就结伴去树上捉知了,去水渠里游泳,各种疯闹。一到晚上,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到“沟棱”边上乘凉。“沟棱”是我们家乡的土话,因为我们村地势比较高,“沟棱”那块其实就是一座高高的土崖,下方是我们上学必经的一条坡,上方则是一个平整的碾麦场。那时候白天大人们干完农活吃完晚饭,就会拿一条凉席领着我们这些小不点,到“沟棱”那块乘凉。夜晚时分,阵阵凉风吹过,那叫一个舒服。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等到累了倦了,一家一方凉席,两三个人睡在上面,便进入沉沉的梦乡。许多时候我们都会在“沟棱”睡一晚上,有些人则睡到凌晨时分就回家了。

        其实在“沟棱”那块乘凉睡觉还是有风险的,因为农村里养了很多牲畜,蚊虫什么也多。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跟爷爷、叔叔一块去“沟棱”乘凉。当时拿了两张凉席,睡到半夜,不知怎么回事我突然醒了。四周都黑乎乎的,也看不清什么,我总觉得离我们凉席很近的地方似乎有一条蛇,心里特别害怕。于是我使劲儿摇晃爷爷,爷爷可能是太累了任我怎么摇也摇不醒。我也不敢发出声音,只怕把蛇也惊醒了。我就那样胆战心惊地缩在凉席上不敢动,看看周围,大家都睡得很香甜,慢慢地我的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迷迷糊糊之中睡到第二天早上:那个地方没有蛇!

        在家里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当时我们家还没有盖新房,假期时我常会去表哥家里玩。他们家新盖了房子,我们晚上就把凉席摊开在二楼的平台上。其实二楼平台在晚上8、9点时还是很烫的,毕竟白天晒了一天。我们便在凉席上铺一张床单,坐在上面聊天,常常到半夜时分还兴奋地睡不着。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表哥说他们在老房子时,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居然把鼓风机拿来当风扇吹,效果还挺好!当时听到这个我们都笑喷了!

        大概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那会,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就用上了空调。我第一次感受空调是在大舅家,当时大舅办了一个雨阳罩加工厂。我晚上送表弟过去在那看了一会电视,房间里温度也开的低,待着特别舒服。当我走出房间后,瞬间就感觉满地的热气直往腿上蹿:有个空调真是太爽了!

        但其实直到2008年我大学毕业,大多数学校都用的是普通的风扇来降温。想一想那些年一个教室60多个学生,最多4个吊扇,同学们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还是蛮值得回味的。近10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提升,绝大多数家庭和学校教室都装上了空调,孩子们可以更安心地求学,人们也不用太困扰于高温带来的燥热。

        好像如今,我们都成了离不开空调的人,但是,没有空调之前的那些乐趣,或许只在那些年了吧?

上一篇: 钢城夜景
下一篇:爷爷的爱
  • OA系统
  •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建言献策 | 企业邮局 | 联系我们
行政人事部:0913-5182286 党委工作部:0913-5182082 供销中心:0913-5182135
  
版权所有 开云官方在线入口 © 2025 陕ICP备05004228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