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轧钢厂棒三作业区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紧扣全年生产经营利润目标,立足岗位,深挖内潜,通过小技小改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巧焊钢板护设备,提速增效降成本
由于移动小车液压杆变形、磨损,造成移动小车脱离轨道,导致轧机在移动小车上运行方向不稳定,出现轧机倾斜、侧翻现象,影响轧机安装、拆卸,增加误机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技术人员研究讨论,决定在移动小车轨道两侧加焊防护钢板,同时修复液压杆,避免因移动小车运行方向不稳造成轧机倾斜、侧翻现象。改造后,降低了轧机安装、拆卸时间,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确保了操作安全可靠,年综合创效7万余元。
巧改螺栓小构造,助力生产降能耗
原料跨行车在每次更换主钩电机时,因拆卸和安装地角螺栓需耗时40分钟,影响原料跨行车入钢坯进度,导致加热炉内出现空位,增加煤气消耗。针对此问题,经技术人员研究讨论,决定采用80毫米的螺栓代替原螺栓,同时焊接加长螺栓底部,更换或安装电机时,只需穿入螺栓,紧固螺帽即可,操作便捷。此举每次可节约更换电机时间25分钟,提高了原料跨行车作业效率,降低了煤气消耗,年综合创效5万余元。
巧用自动传感器,降低电耗提效率
精整A区打捆辊道的控制方式为手动控制,由操作工通过监控视频手动操作,若未及时关停,就会出现辊道空转,导致电耗高。针对这一问题,经技术人员研究讨论,决定在打捆辊道1段、2段分别安装传感器,并修改其自动控制程序,达到1段、2段传感器自动检测信号,辊道自动启停的目的。改造后,实现打捆辊道的自动控制,有效避免辊道空转,不仅节约了电耗,而且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年综合创效5.5万元。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